实验室检查是DIC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有确诊意义的化验应该能直接反映凝血酶或纤溶酶活性,但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大多数是这两者作用的间接反映。这方面开展的项目虽然比较多,但往往缺乏足够的敏感性特异性,因此,临床上常把几种化验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诊断,鉴于DIC是一类重危急诊,对临床的化验检查还要求要简单实用,能迅速作为诊断的依据,藉以指导治疗,因此,有的化验虽然比较精确,但由于操作复杂,花费时间多,只有在进一步的诊断时才进行。此外,化验结果存在时相变化,要求结合临床作动态观察,化验的检查分为两部分:
初步的化验项目中包括血小板计数,活化凝血活酶凝结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测定。如果化验全部结果符合诊断,诊断就可以确定。但是,如果化验并不全部符合,就要考虑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可能要作进一步的化验,如用对纤维蛋白单体的检查反映凝血酶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检查纤维蛋白(原)的裂解产物反映纤溶酶的活性亢进,D-二聚体的检查更可靠,可以反映纤溶酶对交联纤维蛋白的裂解。
兹按实验检查结果对诊断的意义分述如下:
(一)有关消耗性凝血障碍的检查结果
1.血小板减少 一般而言,应低于10万/mm3,如计数>15万/mm3(表示DIC的可能不大,检查对原发病已有血小板减少者,参考价值不大。
2.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这两项检查操作简单,在DIC的早期即可出现延长,阳性率高,但如结果正常,则不能除外DIC的诊断。如PT及APTT的检查结果均延长,对DIC诊断的意义。
3.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应低于150m/dl,对DIC的诊断才有意义。对病例发生DIC前原有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发生DIC后下降可不明显,随访观察可发现有进一步的减少。
4.其他 如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良 对诊断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有关纤维蛋白单体的检查
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低浓度的鱼精蛋白可引起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在DIC中,3P试验阳性,血浆中出现纤维蛋白丝或胶冻状物形成,而正常人则为阴性,抽血时血液如有凝固可有假阴性。
2.乙醇胶试验
加入50%的乙醇溶液能离解纤维蛋白单体及纤维蛋白早期降解产物形成的复合物,然后出现纤维蛋白自行聚合,形成胶冻状凝块或形成蛋白丝。此试验的阳性率低于3P试验,但特异性比3P高,由于两者的方法均较简便,临床上可将两者同时进行,以增加诊断的可信性。
(三)有关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化验
1.凝血酶时间延长 由纤维蛋白原减少及/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引起。测定的结果可受到肝素治疗的影响。
2.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阳性 可用以测出受检血清中的FDP,在预先已被抗纤维蛋白原致敏的红细胞中加入受检血清,如血清含有与纤维蛋白原具有共同抗原簇的FDP增多时,红细胞发生凝集抑制。
3.葡萄球菌聚集试验阴性 纤维蛋白原和早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使某些凝固酶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聚集。如加入受检血清后呈阳性,表示含有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
4.乳胶凝集试验(Fi试验)应用特异的抗纤维蛋白原、D、E碎片抗体标记的乳胶颗粒。如患者的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特别是D、E碎片,就发生乳胶颗粒凝集。
5.FD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应用抗纤维蛋白原抗体与受检标本中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再加入辣根过氧化酶标记,产生的颜色与标本中FDP的含量成比例。
(四)有关纤溶活性的检测
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血浆中的优球蛋白含纤溶成份,而不含纤溶酶抑制物。纤溶活性增强,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正常人优球蛋白溶解时间>120min,<70min表示明显的缩短。
2.纤维蛋白平板溶解试验 将被检血浆标本加入纤维蛋白制成的平板上,由于血浆中含有一系列的纤溶成份,孵育后,通过测试平板上纤维蛋白溶解的面积,可以计算出被检血浆中纤溶活性的大小。
(五)有关DIC诊断的其他的一些检查
1.在抗凝物质中可进行抗凝血酶Ⅲ(ATⅢ)及蛋白C系统中成份的测定。
2.在纤溶的活性检查中还可测定纤溶酶原抗原的含量及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测定(发色底物法)等。
3.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检测中,还可测定D-二聚体,对DIC诊断的特异性更高(国内已有药盒供应,血浆FPA含量增高反映凝血系统激活凝血酶的生成,可以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也可用作抗凝治疗中的监测指标。
4.血浆血小板β球蛋白(B-TG)及血小板第4因子(PF4)的测定增高表示血小板被激活及其释放反应亢进。血小板代谢产物如血栓烷(Txβ2)及丙二醛(mDA)的测定,有助于了解体内血小板的活化,均有助于DIC的发病机理的研究。以上一些化验,在一般临床工作中较少做。
5.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学的检查 DIC发生微血管性溶血时,血涂片中可有红细胞的碎裂及变形,如盔甲细胞等,超过2%时有诊断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