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胃肠道间质瘤是指起源于卡哈尔氏(Cajal)间质细胞的软组织肉瘤。这类神经细胞与食物消化过程中的肠道运动相关。
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于全消化道,最常见的部位是胃和小肠,也可发生于胃肠道外、网膜及肠系膜等处。
胃肠道间质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可以从良性到恶性。大多数小GIST(直径<2cm)或微小GIST(直径<1cm)被认为是良性肿瘤。
原因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因至今不明,现认为基因突变与该病的发生有关。大部分病例有酪氨酸激酶(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突变。
基本病因
近80%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酪氨酸激酶(c-kit)基因存在突变,5%~10%的患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存在突变;大约10%~15%的患者没有c-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的突变,但存在其他基因或蛋白的异常,这些基因或蛋白的异常导致肿瘤细胞不断生长。
是否有基因突变与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无关,但可能与靶向治疗的治疗效果有关。
诱发因素
环境因素:尚无明确结论,但土壤、水源中的微量元素,环境中的放射性因素等可能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相关。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Carney-Stratakis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可能会增加患胃肠道间质瘤的风险。
症状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症状的不同主要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无明显临床特异性。
有的患者以远处转移为首发症状,而大约有1/3的患者没有相应临床表现,常常是在胃肠镜检查或常规体检时意外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
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部分患者有早饱、吞咽困难、腹胀等症状;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症状;极少数患者伴有甲减、低血糖、呼吸困难等。
典型症状
早期症状
本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因此往往导致诊治的延误。
中晚期症状
随着疾病的进展,中晚期根据肿瘤侵犯的部位以及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表现出相应的消化系统症状:
早饱或食欲不佳;
上腹部疼痛或腹胀;
吞咽困难或疼痛;
呕血或黑便(胃肠道间质瘤为软且易碎的肿瘤,食物或食物残渣经过时可导致出血,根据肿瘤出血部位不同,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自己摸到腹部包块。
伴随症状
乏力:因肿瘤缓慢出血引起的贫血所致的乏力。
体重下降:较少见。
肝转移、腹腔种植播散是胃肠道间质瘤常见的转移,可出现皮肤发黄、小便色黄、恶心、纳差、腹痛、腹胀等症状。
诊断
该病诊断主要依靠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超声内镜是目前诊断消化道管壁黏膜下肿瘤的常用方法;
内镜下采集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进一步进行免疫组化,是明确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金标准;
CT、磁共振成像(MRI)、PET-CT 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可为临床分期提供可靠的依据;
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型,并指导靶向治疗。
治疗
肠胃道间质瘤治疗专家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医生会根据患者肿瘤部位,大小,是否局限,有无转移等,综合评估后决定治疗方式,以期最大幅度地根治肿瘤,提高治愈率。
手术治疗是胃肠道间质瘤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其他主要治疗手段还包括介入药物治疗。
并发症
该病本身无明显并发症,并发症多为手术或靶向药物治疗所致。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