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原因
症状
股骨头坏死早期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髋部或腹股沟区疼痛或酸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疾病进展,股骨头塌陷,此时疼痛加剧,肢体短缩,并逐渐出现行走困难或跛行。
典型症状
股骨头坏死的典型症状是腹股沟区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臀部或膝关节,疼痛常间隙性发作并逐渐加重,偶有急性发作者。
若病变累及双侧髋关节可表现为左右侧交替性疼痛。亦有少数患者早期无临床症状,逐渐发展为行走困难,髋关节活动受限、僵硬,或有痛性跛行。若股骨头塌陷,可伴下肢短缩畸形、骨盆代偿性倾斜,被迫拄拐行走。
诊断
当患者符合下述三点之一即可诊断股骨头坏死,无论其是否存在临床症状或体征。
X线片:可观察到股骨头内被硬化带包绕的坏死灶,节段性塌陷;新月征等特异性表现。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T1W1带状低信号,T2WI“双线”征,外侧低信号带为增生硬化骨质,内侧高信号带为肉芽纤维组织修复。 CT:轮廓清晰的坏死灶; 软骨下骨折。
治疗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目标在于预防股骨头塌陷,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生物髋关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中,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股骨头坏死范围较小且未出现股骨头塌陷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随访,控制体重,避免负重,规范治疗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缓解疾病进展,但很少会扭转病变的结局,常需和其他治疗联合使用。
一般治疗
停止服用激素、戒酒等针对发病原因的治疗。
保护性负重,避免撞击性和对抗性运动。
对早、中期患者,可减轻疼痛,建议应用双拐,不主张使用轮椅。
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氧分压,改善骨细胞缺氧从而促进股骨头修复。
通过适当能量标准的冲击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原理,可能是刺激血管再生、诱导骨生长和改变组织结构及骨重建。
药物治疗
对早期坏死可选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物与降脂药物的联合应用,如低分子肝素、前列地尔、华法林与降脂药物的联合应用等。
应用抑制破骨和增加成骨的药物,如磷酸盐制剂(阿仑膦酸钠)、美多巴等。视坏死情况,药物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保髋手术应用。
手术治疗
股骨头坏死进展较快,非手术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多数患者会面临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保髋手术和换髋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保髋手术
保髋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试图恢复股骨头血供,避免或延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 Ⅰ~Ⅱ期)以及年轻的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更适宜保髋治疗。
髓芯减压术
髓芯减压术的原理是通过钻孔降低股骨头髓腔内的压力并减轻疼痛,创造通道促进新生血管迅速形成,以尝试恢复股骨头内正常的血运。
非结构性植骨术
非结构性植骨术为广义概念,植入材料可包含自体松质骨、同种异体骨、骨替代物如磷酸钙以及含细胞因子如BMP-2的植入材料等。植骨不仅可填充坏死病灶清理后的空腔,还能临时性担任软骨下的支撑结构,通过骨诱导或骨形成等方式,促进新骨生成。
带或不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术
不带血管蒂的腓骨获取简易,通过建立骨隧道,在坏死病灶清除后,腓骨可以对坏死部位提供有力的支撑,起到钻孔减压、支撑和骨诱导的作用。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术,填入带血运的皮质骨不仅可起支撑作用,其良好的血运还可满足股骨头血供,加速骨愈合,但该方法对显微外科技术要求较高。
髋部截骨术
通过在髋部截骨,将健康的股骨头旋转至髋关节负重区,同时将坏死区移出负重区,以减轻疼痛和维持髋关节功能,也可结合植骨术。适合小于股骨头表面三分之一的小病变。
中医治疗
股骨头坏死属中医学“骨蚀”“骨痿”“骨痹”“髋骨痹”等范畴。强调早诊早治和整体调节,根据中医证候遣方用药。以活血祛瘀为基本防治大法,辅以通络止痛、补肾健骨、健脾利湿等,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证候表现而选择具体的防治方法。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重要中药有牛膝、骨碎补、淫羊藿、红花等。
对未塌陷无症状或有症状但未累及股骨头外侧柱的股骨头坏死可以使用中药。临床多用于配合保髋手术,有助于提高保髋疗效。需要提醒的是,中医药对于早中期患者疗效较好,而对于中晚期治疗相关报道甚少,千万不要迷信广告。
并发症
当患者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控制情况不佳时,股骨头坏死塌陷,髋关节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活动障碍。关节活动长时间受限可继发下腰椎骨关节炎(髋-腰综合征)。
此外,晚期严重的跛行常常引起肥胖、糖尿病及其它代谢性疾病。
预防措施
生活中,注意不要过度饮酒、吸烟;
平时,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运动,从而有效控制血脂,避免脂肪阻塞血管及影响骨及软骨的血供;
患者如果因其它疾病不得不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应尽量服用最小剂量,定期门诊行髋关节MRI复查;
患者若曾有髋部外伤史,则需要定期复查,避免过度劳累及过重的体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