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原因
症状
多数病例先有腹部不适的前驱症状,继而发生腹痛,并逐渐加剧,多为阵发性绞痛,仅少数病例以剧烈腹痛起病。腹痛的范围因病变轻重而异。轻者表现为局限性疼痛,重者可为全腹性疼痛。多数患者在入院前已有较长时间的腹痛史,少者数天,多者数周。
约半数患者可发生恶心与呕吐。
少数患者可发生腹泻或伴有稀薄血便。
少数患者可有发热,但一般不超过38℃。如有高热多提示并发感染。
诊断
治疗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和抗凝复合手术治疗两种。对急性或亚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一经诊断即应开始给予肝素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不是都需要手术探查,但有明确腹膜炎体征的患者须紧急手术。在术中如果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得以确立,即应开始抗凝治疗。避免切除过多可能存在生机的肠管,最好采取24小时后二次探查的方法。二次探查对于受累肠管广泛且存在一定肠系膜血流的患者尤其适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选择实施保守的肠切除后不进行肠管一期吻合,而将断端拖出腹壁造口的方法,将造口作为观察肠管生机的窗口,可以使一些条件较差的患者免于二次探查。少数情况下,如果血栓形成时间较短且局限于肠系膜上静脉,可以进行血栓切除术。范围更为广泛的血栓,不宜实施取栓术。动脉痉挛是一种常见情况,通过联合应用动脉内罂粟碱输注、抗凝以及二次探查的方法,可以避免切除有可能恢复生机的缺血肠管。
如果没有出现肠坏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可以不采取手术,而给予药物治疗。对于没有腹膜炎或穿孔的患者,不需要静脉抗生素治疗。但是,在患病早期立即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复发率,即使在手术中应用也在所不惜。全身肝素治疗开始时可给予肝素静脉注射,随后持续输注,保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正常的2倍以上。即使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如果出现肠坏死的风险大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也可以给予抗凝治疗。